生产资讯系统
最基本的作业是库存管理,必须包括成品、原材料及半成品的库存控制,要能做到多库房的在库、采购中、计划量等管理,其具体效益为料帐相符、降低呆料、即时查询库存量值取消人工帐卡帐簿:"生产记录及成本"
则可以提供最迅速(隔日)的效率、人工、报废、损耗、再生的情报,并监视每一阶段分批分步的成本与损耗金额,得以提高效率,降低报废率:"品质管制'
系统收集全数或抽样的进料与制程检验数据,制成管制图或各种统计,并且与生管的资料互相核对,可以提高品质,不过应先建立进料的允收水准与现场品管的权威性才有效果.
第二层次从主制程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ing)开始,将每一个工作中心的标准产能、工时、制造费用分摊率建档、考虑产能规划
(Capacity Plan- ning)和优先顺序规划(Priority Planning)并且先建立生产资料库(Product
Data Base)以上这几个子系统做起来都相当不容易,但是对制造业电脑化而言,却是最重要的,因为'生产管制' 关系到工厂的贡献':另外一方面可以作机器边际效益分析',从各个工作中心的产能、对毛利的页献、占地面积、能源消耗比率.分析判断是否已到了汰旧换新的时候:除了上述这些资讯处理工作之外,电脑也可以应用在资料自动收集(Data
collection)上经由微电脑或资料记录器,由线上自动输入产品及机器资讯,自动由各种感应器输入至电脑,省略中间输入动作.
到了第三层,就是生产计划,也有人将其更加扩充到制造业的整体经营,称为'资源需求规划'(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所需要的资料除了第一、第二阶段以外,可能还要运用'动态规划(Dynamic Planning)的技巧,这样才能做到自动排程,否则由人工来做排程还比电脑强;另外,工场布置或厂址选择等,也可以利用电脑作各种模拟与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