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主要面临的生产管理问题
1生产上所需要的原材料不能准时供应或供应不足
2零部件生产不配套,且积压严重
3产品生产周期过长,劳动生产率下降
4资金积压严重,周转期加长
5市场和客户要求多变和快速,使企业的经营计划系统难以适应满足客户的需要
6物流不畅,生产不均衡或粗放式经营
7工厂数据化(信息)管理混乱或不能共享,命令传递缓慢,人为性因素参与生产经营太多导致效率下降,成 本大增
8人力,设备,原料利用率低.部分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MRP最早由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协会(APICA)提出,经IBM公司商业化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中广泛应用.美国工业协会曾于1983年对50738家部分MRP用户调查,结果表明,有95%以上用户经济效益明显上升降10-20%.成本下降20%以上.
MRP适用多批量生产、按用户定单生产,产品多变等环境.可以作为经营计划战略系统,也可作为生产控制系统。
加入二十一世纪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技术智能化的潮流中来!
国内早于80年代早期有部分大型集团公司引进国外MRP-II软件包,但有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模块不适用国内企业……另一些企业采用自行/委托他人开发的形式,建立自己的管理系统,但成功实例极少,原因在于:多数开发的是单项(局部)应用系统,集成性差,开发力量薄弱,开发过程不规范且文档不建全,导致系统灵活性差,隐含大量错误,极难维护,开发时间长,修改多,升级困难,跟不上需求的变化。
针对企业界各种经营管理的问题,学者专家提出了许多的对策,最有效的可以说是资讯与电脑;的确,电脑化是提高经营绩效的最佳工具,但首先必须先体认电脑是长远的投资,而非应急的特效药,在一般管理欠佳的环境下,电脑化的效益相当显著,但为求电脑化而使管理升级,必须先灌输以下的情报意识:
在电脑化之前,应作全盘的规划.
在整体规画之前,先接受管理革新.
参与电脑化专案,应给予适度的优先.
硬体易求,软体难为,系统设计的精神与推行的方法才是瓶颈.
管理资讯的畅通与否,决定了企业能否脱胎换骨.
不懂电脑并不妨碍应用软体的推行.
所谓全盘规划,和由上至下设计(Top-Down Design),是指将整个企业现在及未来的资讯需求、各种情报的关联,作周详的考虑.兹以一个整体架构为经,应用实际效果为纬,作一个综合性说明.
A 企业如何运用电脑提高经营绩效
首先,整体管理资讯系统,(Inte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分为生产、销售、资材、财务四大单元,而每一单元又依实施的先后顺序、质术层面与管理层次分为三个阶段,愈往上资料量愈少,而品质愈高,如此则购成一个金字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