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系统
从应用面可分为会计处理,资金管理和财务资讯等三个层次,最基本的会计处理包括人事薪工,应收帐票,普通会计,现金银存,固定资产,费用分摊,股务往来,应付帐票,成本会计,借贷款项,材料会计,税务会计,预算控制,票据管理和内部稽核等,几个子系统,这几个子系统各有其用途,共同的特点是节省人工,严密控制收支,而全盘帐目上电脑,以媒体记帐,免设帐簿,免验印,也是势在必行的方向.
资金管理是企业主持人和财务主管最关切的,首先能做到的是资金来源去处, 分析以及现金与银行存款的控制,然後才能作资金预计,一般是根据未来到期的票据金额,可是这样准确度仍然是太低,最起码还要加上中程的预算支出,采购订单的金额,如果再加上销售计画和采购计画所预期的收支,可能就八九不离十了,它的好处除了操作外规避风险之外,还可以活用闲置资金到金融市场(Money
Market)赚取利息或进行各种投资以创造财务利润,有些公司光是运用此一作业所节省的利息就已赚回电脑投资,不过我们绝不可将电脑视为万灵丹,换句话说,虽有成功的电脑化资金管理,仍不保证老板们不跑三点半,利润中心的观念多年来已被普遍接受,但实施成功的仍不多见,因为各种费用的计算、分摊太过繁琐, 电脑正好帮得上忙,管理会计也是一样,中小企业规模不大,处理帐上作业已经焦头烂额,最好的解答仍是应用电脑来作各种的财务分析,并使会计人员能够转移到较高的层次的分析和管理的工作.
最终的目标是完成整体财务资讯系统'(Integrated Financisl Information System)其中包括MIS会计,投资模拟,金融市场分析,经济资料库,财务模式(Financisl
Modeling)等,这绝不是空中楼阁,只要企业主持人与财务主管有长远的眼光,终究能够达成.
A 企业界面临之重大挑战
制造成本的降低:
(1)原材料成本的降低:
a.产品构成中原材料的标准用量与实际用量是否恰当.
b.购料价格的变动与其对总成本的影响.
c.材料对机器与人工效率的关系.
d.原材料的取代和第二来源(second source)的确保.
e.材料成本占总成本和售价的比率是否适当.
f.价值工程分析.
g.依用料计画大量计画采购时对购料成本的节约.
h.冲退税捐、合作外销、购价折减等情报.
(2)机器效率的提高:
a.个别机器的贡献能力与利用率.
b.该机器的投资总成本与贡献的比较.
c.机器的维护费用与修护的周期.
d.途程变更的影响.
e.机器速度、产能、效率、损耗、标准工时的资料.
(3)机器维修费用的减少:
a.发生故障原因分析与排除.
b.维修费用与购置成本、装设成本的比较.
c.机器设计与性能规格资料.
(4) 人工成本的降低:
a.人工成本的分配情形是否适当.
b.训练费用与学习曲线.
c.用人费用的成本分析.
d.员工流动率及对绩效的影响.
e.动作与标准工时的研究(工业工程).
(5) 工厂成本的降低:
a.各工厂绩效的评估.
b.各工厂投资中心的成本累计.
c.效率、产能、损耗率对责任中心的影响.
d.能源消耗成本与使用效率.
e.内部事务管理成本与效益的比较.
(6) 标准成本制度的建立:
a.标准用料及单价的厘订.
b.实际用料、价格与标准的差异分析.
c.量差、价差的有利及不利差异的分析与对策.
一般性费用的节
责任中心投资及效益的比较:
a.责任中心费用占总费用与总利润的比例.
b.各中心贡献对收益利润比的相互间比较.
c.各中心费用分配情形及其必要性之检讨.
d.预算的编列、审定、动支与控制.
财务费用之节支
(1)库存量值之检讨:
a.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量值与销货额量及用料比率是否合宜.
b.各种材料的周转率及ABC分析.
c.就等级决定采购政策与库存政策.
d.各种材料的需求时间、数量及地点.
(2) 固定资产投资分布:
a.各项资本支出对营业收入之贡献与利用率.
b.各项设备维护费用的支出期间、金额是否恰当.
c.设备增设、废弃与修改对总收益的影响.
(3)利息支出之负担:
a.各种借入款依来源和期别的分类情形.
b.财务结构的健全度、自有与外部融资比例.
c.借入款成本及投资报酬率的比较.
d.资金流量的分析与来去变动情形.
e.现金余额与收支频度.
f.借贷款项的收入及偿还情形.
研究发展费用之节约
(1)研展费用占营收比例及贡献评核:
a.如何提高研究发展生产力.
b.研究发展与试制量产的资料.
c.研究发展效益追踪.
(2) 研究员及专案管理.
扩建成本,投资费用及贡献
(1) 扩建与销货,产能增加之相关.
(2) 扩建对制造成本的影响.
(3) 扩建工程的专案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