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缤纷色彩竞妖娆——14款显示卡评测与导购(下) | ![]() |
关闭本窗口 | ||
缤纷色彩竞妖娆——14款显示卡评测与导购(上) 测试篇 性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但功能设计和易用性,以及产品的支持和服务,同样是不可忽视的要素 测试方法和结果分析 为了更好地让读者了解各品牌显卡产品的性能、技术特色、功能设计、支持与服务等方面的特点,指导读者正确选择显卡产品,《微电脑世界》评测实验室组织了这次显示卡产品的横向评测。在本次测试中,我们一共收到了来自12个厂商的14款产品。其中包括3DLabs公司的Oxygen VX1、Abit(升技)公司的Siluro GF2 MX、Aopen(建基)公司的PA256Deluxe DDR和PA256MX Deluxe、Asus(华硕)公司的AGP-V7700、Ati(冶天)公司的Radeon 64MB DDR、Creative(创新)公司的3D Blaster GeForce2 GTS、Elsa(艾尔莎)公司的Gladiac MX、Gigabyte(技嘉)公司的GA-GF2000和GA-GF1280、Leadtek(丽台)公司的WinFast GeForce2 GTS 64MB、Matrox公司的G450、OnData(昂达)公司的NX-32和PowerColor(撼讯)公司的CMX2S-TV。 显示卡作为构筑一个系统的基础部件,它的性能、稳定性和兼容性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我们此次评测考察的重点。虽然基于同一加速芯片的显示卡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它们在设计、选材、制造,甚至在驱动和BIOS等等方面均会有所不同,这些差异将对显卡的性能、稳定性和兼容性产生影响,所以这些方面也是我们关注的内容。此外,我们还考察了显示卡的功能设计和易用性,以及厂商提供的支持和服务。 1. 性能、稳定性和兼容性 我们使用了一套硬件平台完成显示卡的测试,其中包括基于Intel 815E芯片组的Asus CUSL2主板,133MHz外频的Intel Pentium Ⅲ 733EB CPU、128MB PC133现代内存和支持Ultra ATA/66、容量为45GB的Western Digital WD Caviar WD450AA硬盘。 我们的测试在英文Windows 98 SE操作系统下进行,使用FAT32分区,并且安装了DirectX 7.0a,测试环境是1024×768×16位@85Hz。对于Asus CUSL2主板,我们安装了Intel Chipset Software Installation Utility 2.30.021b和Intel Ultra ATA Storage Driver 6.03.008。在显示驱动程序方面,我们从显示卡厂商的网站上下载了最新的正式驱动,有些厂商在网站上也提供了测试版的驱动,不过我们还是以正式发布的版本为准。对于不提供自己驱动的显示卡,我们使用了nVidia的Detonator 3(6.31)公版驱动。 我们使用了包括WinBench 99 1.1、3D WinBench 2000 1.0、MadOnion 3Dmark2000 Max Pro以及游戏Quake 3 Arena和Expendable在内的一套测试软件对这些显示卡进行了全方位的测试。对于所有的测试我们至少要运行2次,2次测试结果之间的误差不超过3%才被视为有效,否则将继续测试直到获得相对稳定的测试成绩。 WinBench 99测试的是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性能,我们测试了其中图形子系统的项目。 3D WinBench 2000主要测试PC的3D子系统使用Direct3D接口的性能,3D子系统包括Direct3D软件、显示器、显示卡、显示驱动以及显示卡和处理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总线。 3DMark2000是针对系统运行游戏能力的测试,包含了游戏场景和3D加速能力的测试,我们在测试中使用了它的缺省模式。 Quake 3 Arena和Expendable是2款经典的游戏测试软件,我们分别用它们来衡量系统运行OpenGL和Direct3D游戏的性能。2款游戏的测试都是在关闭声音的模式下进行的。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评测中有11款产品使用了nVidia的图形芯片,其中包括5款基于GeForce2 GTS的产品,6款基于GeForce2 MX的产品。其他的3款产品分别使用了3Dlabs Glint R3,Ati Radeon和Matrox G450显示芯片。 对于使用nVidia图形芯片的显示卡来说,基于同一图形芯片的参测产品在性能上的差距并不大,但还是可以看到差距。具体的原因可能源自显示卡的设计、选料、做工等等,不过更为重要的原因恐怕是显示卡的驱动。由于厂商的驱动都是以nVidia的公版驱动为基础编制的,而nVidia发布新版驱动的速度非常快,所以厂商提供的驱动往往并非基于最新的公版驱动。在测试中,我们发现在同一显示芯片下,使用nVidia Detonator 3(6.xx)驱动的显示卡要比使用nVidia Detonator 2(5.xx)驱动的显示卡拥有更为优异的3D性能。 在WinBench 99的测试中,各款显卡在商用图形和高端图形上的表现十分相近。即使是在2D性能上表现上稍逊一筹的的产品,差距也不过是10%左右,在使用中我们几乎感觉不到。 在3D WinBench 2000的测试中,各款显示卡的Processor Test得分几乎完全一样,不是1.54就是1.55。至于3D WinMark2000的成绩,使用GeForce2 GTS图形芯片的Leadtek WinFast GeForce2 GTS表现出色,得到了113。其他使用GeForce2 GTS图形芯片的产品得分都在90多分,而Ati的Radeon也取得了92.9的成绩。相对于使用GeForce2 MX图形芯片的显卡,GeForce2 GTS 和Radeon要有大约60%的性能优势。Matrox G450在3D WinBench 2000的测试中表现有些令人失望,只得到了27分。而3Dlabs Oxygen VX1由于不能完成这一测试,所以没有3D WinMark2000的成绩。 在针对3D游戏的3DMark 2000测试中,基于GeForce2 GTS的显示卡基本上有6000左右的表现,而基于GeForce2 MX的显卡基本上在4000多分。在这一轮的比较中,Ati的Radeon拿到了4606的成绩,基本上和GeForce2 MX处在同一档次。3DLabs Oxygen VX1和 Matrox G450在3DMark 2000上的表现同样并不抢眼,分别得到了1731和2509的成绩。 在基于2款游戏的测试中,我们发现GeForce2 GTS在低分辨率下表现的性能和GeForce2 MX相似,只是在高分辨率(800×600以上)下才表现了明显的提高。Ati Radeon的表现基本上和GeForce2 GTS相当,得益于64MB显存的优势,在高分辨率下更是抢眼。在Expendable的测试中,1600×1200×32位模式时,Ati Radeon得到了52.06的成绩,甚至超过了同样使用64MB显存的Leadtek WinFast GeForce2 GTS。与上面的情况类似,3Dlabs Oxygen VX1和 Matrox G450在游戏的测试中同样要落后于其他的参测产品。 2. 功能设计和易用性 如今的显示卡产品不但在性能上强大了许多,在功能上也有所增强。视频输出、DVI显示器支持、双头显示等功能都为显示卡增加了额外的价值。显示卡的早已是DIY玩家的超频热点,所以不少厂商都为自己的显示卡添加了超频的特性,而为了使显卡能够更好地散热,厂商也加入了一些独特的散热设计。此外,为了保证超频的稳定性,一些厂商也提供了显示卡诊断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Aopen公司的OpenBIOS技术,它使得用户可以向主板那样在系统启动之前进入显示卡的BIOS设置,对显示卡进行调节。 此外,显示卡的捆绑软件、附件以及说明书等等都是我们考查的内容。 3. 支持和服务 本次评测我们也考察了各家厂商的支持和服务策略,内容包括售后服务策略和对产品驱动程序和BIOS支持的程度。大部分厂商都提供的至少1年的产品保修,而厂商在主页上也都提供驱动程序或BIOS的下载。在本地化服务方面,有些公司已经提供了相应的中文站点,但有些公司并没有提供。
产品点评 每个产品都由自己独立的个性,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最为适合的产品 3DLabs Oxygen VX1 Oxygen VX1采用最新的3Dlabs Glint R3工作站图形处理器,绿色板基,4片共32MB的 6ns Samsung SDRAM现存,分别位于显示芯片的右边和上边,板型小巧,做工精细,属于入门级的工作站专业图形卡。这款显卡在测试中的表现并不像其他显卡那样显眼,这是由于3Dlabs多年来从事专业3D图形加速卡的研究与开发,具有很强的专业性。3Dlabs在3D图形领域中占据领导地位,其独创的虚拟材质技术,打破了图形卡内存的限制,为复杂的事件处理提供256MB的材质空间。Oxygen VX1提供了虚拟纹理子系统,利用图形卡的内存去储存需要存储在主系统内存的大量纹理。为Pentium Ⅲ度身定做的PowerThreads SSE OpenGL驱动程序充分发挥多线程结构的优势,可使3D Studio MAX、Maya NT、Softimage 3D等软件的执行效能提高近200%。捆绑的AUTO CAD优化软件Soft Engine 4,更可提高近4倍的绘图效率。最多可支持八屏(1AGP+7PCI)显示。其他显卡也可完成相应的3D图形加速工作,但3DLabs针对专业软件的高性能,及其在处理方面的稳定性是其他显卡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如果您是一个游戏发烧友,这款显卡不应是您的选择;但如果是专业CAD/CAM绘图用户,则采用3DLabs Glint R3芯片的Oxygen VX1将是您很好的选择。 Abit Siluro GF2 MX Abit以其主板的高超性能和超频特性而广为人知,不过就显示卡来说,Abit还是一个新手。我们从Abit公司得到了这款刚刚发布的Siluro GF2 MX显示卡,这款显示卡为我们证实了Abit一贯的优秀品质。Siluro GF2 MX的外包装颇为与众不同,使用了别致的楔形包装盒,并且带有一个提手,可以方便地携带。Siluro GF2 MX使用了GeForce2 MX图形芯片,配备了32MB的SDRAM显存。显示卡使用了绿色PCB板基,布局相当整洁干净,4片6ns的Hyundai显存位于显示芯片的右边。在整块显示卡的PCB板上,有较大空余没有放置零件,这是GeFroce2 MX的公板设计之一。在显示卡的图形芯片上有一个黑色的散热片,作为芯片的散热装置。Siluro GF2 MX带有一个S端子输出,S端子输出通过子卡来实现。为了防止子卡的松动,Abit还使用了塑料固定装置。 Siluro GF2 MX的使用手册十分的详尽,不过目前还是英文版。在捆绑软件方面,包含Graphic Max超频工具、WinDVD播放器以及2个光盘游戏。值得一提的是,显卡所附带的S端子连线的长度较长,并且两端配备了保护帽。 在显示卡的性能方面,在5.32版驱动的支持下,Siluro GF2 MX表现了一款GeForce2 MX显卡应有的性能。 Aopen PA256Deluxe DDR & PA256MX Deluxe Aopen的2款显示卡PA256Deluxe DDR和PA256MX Deluxe分别使用了GeForce2 GTS和GeForce2 MX图形芯片。 PA256Deluxe DDR采用了公版PCB设计,带有32MB的DDR SGRAM显存。绿色板基上的8片6ns Infineon DDR SGRAM显存位于显示卡的正反两面,一面有4片显存。在图形芯片的散热方面,PA256Deluxe DDR使用散热片加风扇的设计,与众不同的是风扇的接口为3针,多出的一个针是风扇的传感器,可以监测风扇的转速。PA256Deluxe DDR用子卡实现了S端子输出,子卡和主卡之间使用金属螺丝和螺母固定。 PA256MX Deluxe也采用了绿色板基的公板设计,4片6ns的Hyundai SDRAM显存分别位于显示芯片的右边和上边。虽然nVidia声称GeForce2 MX并不需要散热风扇,但 PA256MX Deluxe还是使用散热片加风扇,并且同样使用了可以监测风扇速度的3针风扇。这款显卡支持DVI输出和S端子输出,S端子输出由子卡来实现。 Aopen的这2款显示卡都带有独一无二的OpenBIOS(PA256Deluxe DDR为2.01版,PA256MX Deluxe为1.5版)功能,就像主板的BIOS一样,在系统启动时按下Insert键,就可以进入OpenBIOS的界面。在这个界面内,可以调整芯片和内存的频率及电压,设置AGP接口的参数,监测芯片温度和风扇转速等等,可谓是功能强大。此外,在Windows环境下,也提供来功能类似的OpenGPU监测和超频工具,OpenGPU的界面十分美观,操作起来也很方便。 Aopen为这2款显卡捆绑了WinDVD播放器和光盘游戏,所不同的是PA256Deluxe DDR带有2个光盘游戏,而PA256MX Deluxe只有1个。此外,PA256Deluxe DDR还带有一根S端子转复合端子转接线。 Aopen目前发布的驱动程序给予5.32版的核心,在测试中,这2款显示卡也表现了和其他使用5.xx版驱动的显示卡相似的性能,不过还是可以看到些许的优势,由此可见Aopen的开发人员对其显示卡进行了精心的优化。 在显示卡共性越来越多,个性越来越少的今天,Aopen使用的OpenBIOS技术、OpenGPU软件和3针风扇,都让我们看到了新意。 Asus AGP-V7700 在主板领域享有盛誉的Asus公司,同样在显示卡市场上也不甘寂寞。这款Asus新近推出的AGP-V7700使用了GeForce2 GTS图形芯片,带有32MB的DDR SGRAM显存。AGP-V7700的PCB板为黄色,采用了公板的设计,8片6ns的Infineon DDR SGRAM显存位于显示卡的正反两面,每面有4片显存。AGP-V7700使用有别于其他显示卡的圆形散热片,而风扇的标称电流也达到了0.12A,较大的风扇电流以为着更高的转速和更好的散热效果。 AGP-V7700带有SmartDoctor监测软件,可以监测风扇的转速和芯片的温度,并带有一些实用的功能,例如芯片过热时的报警功能。Asus产品的附件往往都相当丰富,AGP-V7700也不例外,除了SmartDoctor监测软件,还包括了Tweak Utility超频工具,AsusDVD播放器和3个光盘游戏。 在性能表现上,有5.33版驱动支持的AGP-V7700并不十分抢眼,基本发挥了GeForce2 GTS图形芯片的效能。 Ati Radeon 64MB DDR Ati推出的“镭”(Radeon)是一款令人振奋的产品,它强大得可以与GeForce2 GTS相抗衡。Ati的Radeon是我们测试的显卡中份量较重的一个,整个显示卡采用绿色板基,设计紧凑,做工精细,不愧为专业制造商的产品。Radeon是我们测试的显示卡中2个采用64MB显存的显示卡之一,8片6ns的Hyundai DDR显存位于显示卡的正反两面,每面各有4片。芯片的散热片上装配了风扇,散热片是银色的,并不像普通散热片上有很多柱形结构,从风扇的正上方看去,散热片从中心向四周散发出曲线导流槽,或许这样的设计更利于散热。Radeon在视频支持上相当全面,不仅提供了S-Video和复合信号的输出,还提供了复合信号的输入,这也是我们所测试的显卡中惟一带有输入端子的显示卡。Radeon附带的MultiMedia Center多媒体软件提供了从DVD播放到视频捕捉的多种功能。 在测试中,采用64MB 5.5ns的DDR显存的Radeon在Quake Ⅲ和Expendable的高分辨率下(1280×1024,1600×1200)的得分超过了多数采用32MB内存的GeForce2 GTS,而Expendable在1600×1200×32位模式下的得分更是超过了所有本次测试中其他的显示卡,这要得益于速度达366MHz的DDR显存。 Radeon具备了挑战GeForce2 GTS的实力,也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此外,Radeon的内核包含了丰富的特性,更有可能在未来的游戏或3D应用中有闪亮的表现。 Creative 3D Blaster GeForce2 GTS 作为一家著名的多媒体公司,Creative在显示卡市场也是叱咤风云。一看到3D Blaster GeForce2 GTS的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款显示卡使用的是GeForce2 GTS图形芯片。3D Blaster GeForce2 GTS带有32MB的DDR SGRAM显存,一共是8片6ns的Infineon显存,分布于绿色PCB板的正反两面,一面4片。在图形芯片的散热方面,使用了散热片加风扇的设计。 Creative提供了Blaster Control控制工具,可以调控显卡的各个参数,并且可以提供一些显示卡的相关信息。3D Blaster GeForce2 GTS附带了WinDVD播放器,MediaRing Talk 99软件和Colorific软件。 3D Blaster GeForce2 GTS的驱动版本为6.34版。在这一驱动的支持下,这款显卡在3D WinBench2000、3Dmark2000和Quake Ⅲ中表现了出色的性能。 Elsa Gladiac MX Elsa是来自于德国的著名显示卡公司,Elsa Gladiac MX使用了GeForce2 MX图形芯片,配备了32MB的SDRAM显存。显示卡使用了绿色PCB板基,4片6ns的Hyundai显存位于显示芯片的右边。与Abit的MX显示卡一样,Gladiac MX也空余了一部分PCB板。在显示卡的图形芯片上有一个黑色的散热片,它的面积要大于普通的散热片,能够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Gladiac MX的中文使用手册内容印刷精美、详尽实用,甚至还包括了3D术语的解释。Elsa一向以优秀的驱动程序而著称,Gladiac MX也不例外,它的驱动程序中包含了其他产品所不具备的高级功能,例如像素级的屏幕分辨率调节。此外,还带有WINman Suite设置工具用以方便地调节显示卡。 iac MX与其他的GeForce2 MX显示卡相近,并没有多少差异。 Gigabyte GA-GF2000 & GA-GF1280 Gigabyte的2款显示卡GA-GF2000和GA-GF1280分别使用了GeForce2 GTS和GeForce2 MX图形芯片。GA-GF2000使用了带有Gigabyte特色的蓝色PCB板,公板的设计,配备带有32MB的DDR SGRAM显存。8片6ns的Infineon DDR SGRAM显存位于显示卡的正反两面,每面有4片显存。同样也带有作为GeForce2 GTS显示卡标准配置的散热片和风扇。GA-GF1280使用了小板形的设计,同样也是蓝色PCB板。显示卡上带有4片6ns的 Samsung SDRAM显存,共32MB,位于显示芯片的右边和上边。GA-GF1280使用黑色散热片作为散热装置。GA-GF1280用PCB板上的Chrontel CH7008A-T芯片实现S端子和复合端子输出。由于使用了普通的直立式电容,所以显示卡看起来有些不够整洁。 这2款显卡都带有中文的使用手册,软件包括了PowerPlayer SE播放器和1个光盘游戏。在性能的测试中,这2款主板可谓是中规中矩,皆能表现本身应有的性能。 Leadtek WinFast GeForce2 GTS 64MB Leadtek公司的 WinFast GeForce2 GTS 64MB是一款定位高端的显示卡产品,使用了GeForce2 GTS图形芯片,带有64MB DDR SDRAM显存。这款产品使用了黄色的PCB板,8片6ns 的Hyundai DDR SDRAM显存,分别位于显示芯片的右边和上边。WinFast GeForce2 GTS 64MB的散热片相当引人注目,这种展翼式的散热片是Leadtek独有的设计,拥有更大的散热面积。这块显示卡使用子卡来实现S端子输出,并附带有S端子连线。WinFast GeForce2 GTS 64MB附带的软件包括连DVDMagic播放器和Colorific软件。 在性能的测试中,WinFast GeForce2 GTS 64MB是绝对的3D性能冠军,在绝大多数有关3D的测试中位列第一,尤其是在高分辨率下的表现,可见64MB显存的威力。 Matrox G450 加拿大的Matrox公司,以其雄厚的技术实力,一直以来从芯片的设计,到显卡的生产,都自己完成,因此质量上也更有保障,并在显示行业中占据着一席之地。Matrox G450是G400的升级版本,大家一定还记得支持双头显示(DualHead)的Matrox G400,这一技术得到了众多图形工作者和发烧友的青睐。因此在nVidia新推出的GeForce2 MX显示芯片中也开始支持双头显示功能。相比之下Matrox G450的双头显示功能要高出一筹,无论显示效果还是设置都要优于GeForce2 MX。通过附带的转接线(一个复合信号,一个S-VIDEO信号)用户可以方便地转换G450的输出方式。G450的2D效果清晰明亮,色彩饱满,3D速度尽管不如GeForce2 MX及GeForce2 GTS表现那样出色,但它的环境凹凸贴图技术还是给我们带来了出色的视觉效果。 Matrox G450的PCB板形较小,使用了绿色板基。配备32MB的DDR内存,4片6ns的 Hyundai内存,分别位于显示芯片的上边和右边。G450的核心频率为125MHz,显存工作频率为166MHz,应用散热片进行散热。通过测试结果可以发现G450的各项得分虽不足以与GeForce2 MX和GeForce2 GTS相抗衡,但差距并不太大。如果用户执意要求与GeForce2 GTS相比,那只有耐心的等待G800的出现了。G450的功能和视频输出能力是众多显卡中首屈一指的,再加上较低的价格,绝对是一个有力的竞争者。 On-Data NX-32 On-Data是国内的自有显示卡品牌,NX-32 使用了GeForce2 MX图形芯片,配备了32MB的SDRAM显存。显示卡使用了黄色PCB板基,4片6ns的Hyundai显存位于显示芯片的右边。在散热部分采用了黑色散热片加风扇。 NX-32包含了中文的使用手册和WinDVD播放器。作为一款OEM产品,NX-32并没有提供自己的驱动程序,我们应用nVidia的公版驱动完成了测试。在公版驱动的支持上,NX-32有相当不错的性能表现。 PowerColor CMX2S-TV PowerColor是台湾前3大的显示卡厂商,这款基于GeForce2 MX图形芯片的CMX2S-TV显示卡采用了PowerColor自有PCB设计,黄色板基。4片共32MB的6ns Hyundai内存,分别位于显示芯片的上边和右边。在散热部分采用了黑色散热片加风扇的设计。PCB板上的Conexant Bt868KRF芯片用于视频输出,提供了S端子和复合端子,并且带有复合端子连线。 CMX2S-TV带有中文的使用手册,软件方面包括了WinDVD播放器和2个光盘游戏。CMX2S-TV的性能表现与其他的GeForce2
MX显示卡大同小异,拥有不错的性能。 | ||
![]() | 世纪科创电脑系统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