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轮电子商务潮谁是主角

 
关闭本窗口

景小倩
摘自:中国信息报

  2001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美国资本市场上衰落的“网络概念”至今尚没有起色,但是,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人们眼睛盯着美国股市上网络概念股票一跌再跌,网络泡沫一个个地破灭;另一方面,一些国外著名的IT厂商却争相执著地给互联网打气、倡导加固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为各自在下一阶段拓展业务磨刀霍霍。

  这让国内关注网络发展进程的人们不得不问:在电子商务经历了炒作概念、寻求与传统业务结合两个阶段之后,第三阶段,是否就是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建设期呢?如果是,对于中国来说,这个阶段真正的主导者又应该是谁呢? 净是卖水的管用吗?

  在去年,网络热的后期,有一个“卖水”的理论,在业界广为流传。说的是,网络经济建设的初期,就好像当年美国西部的淘金热,各路人马都涌来淘金,最后,只有路边卖水、卖牛仔裤的人赚了大钱。最开始讲这个故事的是IBM、思科这样的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商,意图很明显,是想说明,网络淘金者要想在网络之路上赚钱,必须先买IBM、思科的网络基础设备。

  设备和方案提供商赚的这第一桶金,着实令人羡慕。于是,大大小小国内外的IT软硬件厂商都涌向了“卖水”的行列。相关的概念也层出不穷:什么IDC(企业数据中心)、ERP(企业资源管理)、什么CRM(客户关系管理)、CALLCENTER(呼叫中心),据称,目前生意都好的不得了。但是,在国内大多数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都很落后的情况下,也要上ERP、CRM,能成吗?

  对于这种现象,业内一些冷静的有识之士,直率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莲花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刘洪认为:这就好像是在把牛车拉上高速路。他进一步分析说:目前电子商务在中国这么热,与中国人总想跳跃式发展的梦想有关,他认为:实际上,国外先进企业多年积累下的管理优势、利用和驾驭信息的能力都不是我们可以跳过的,应该在积极引进新的IT技术的同时,踏踏实实地补好课。著名咨询机构普华永道的咨询分析师在谈到目前企业最热衷的CRM时,更是大大地泼了一瓢冷水:企业应该先做成“CRM企业”,再来做CRM系统也不迟。

模式改造:企业的当务之急

  本月初,融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资源和北京电信资源成立的国研科技公司在国内电子商务领域做了一件十分与众不同的大事:将拥有世界财富2000家大公司中三分之一企业、全球最大的B2B网上交易社区——全球贸易网的“电子商务模式”全面引入中国。

  由于引进的不仅是技术,而是全球规范的电子商务模式,引起了企业的极大兴趣。据国研科技首席执行官李良介绍说,目前国内电子商务应用情况十分不理想。比如,从去年12月开始,美国中国商会、美国太平洋开发公司每月都组团前往中国采购,预计年采购额将达到4亿美元。但是近3次的采购情况很不理想。原因是,采购团有两个特点:一是采购的物品主要为库存商品,二是,将尽可能采取B2B的电子交易模式。而中国的多数厂商不习惯电子交易,拿不出购货资料,因此白丢了许多生意。国研科技此举目的就是帮助中国企业更有效地参与全球竞争,尽快融入全球交易体系。

  上周,记者在采访目前全球产品设计软件商PTC公司中国公司市场总监赵先生时,他也道出一个秘密:PTC业务在中国最成功的营销策略是不仅卖软件,还联手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咨询公司介入到企业整个的产品开发过程中,提供有偿服务。对于信息化,他认为,如果企业没有信息源,如果整个信息化的建设不是让企业围着产品信息转,就谈不上信息流。至多解决的是物流和资金流的问题,而如果没有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阶段的信息化和企业效益都将大打折扣。软件公司赚起了信息服务的钱,这不能不说让中国企业深思。据悉,就是因为PTC有这样的服务,长春一汽研究所在没有ERP的情况下,毅然投资100多万美元购买了PTC的产品设计软件。

卖“信息”赢过“卖水”的

  上周,聚集了2000名政府、行业、企业用户和莲花技术爱好者的“莲花软件大世界”上,莲花软件公司的老总刘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断言:目前企业中电子文档的管理已经不应该仅仅是一个传统办公流程的模拟,而应该能够及时、高效地调动有关的信息知识和专家。莲花的知识管理框架,需要有足够有效和高效的信息源支持,它的边际效益和阶段性成果才会明显。

  据悉,最新的IDC的报告也指出,如果客户关系管理离开了协作的环境,只是接入设备+客户资料数据库的话,它的效率将会降低70%。

  如果说,作为提供给企业高效率的电子协作环境的厂商,莲花只能呼吁应该在企业中建立一种知识管理的应用机制的话,那么,一直在IT设备热、网络热中默默赚钱的信息咨询服务业,在未来的电子商务推进过程中,已经到了走向前台来的时候了。

  4月20日,国内财经信息服务领域的龙头企业——新华财经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多家IT技术提供商共同倡导“网络经济时代的信息服务新模式”。同时,“帮助企业监测经营行为,提前把握市场机遇、规避风险”的“新华财经市场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帮助企业了解竞争对手,综合分析经营环境”的“新华财经情报数据库”;“帮助企业深入理解政策法规、经济事件台前幕后”的“新华财经参考系列”等一系列新华财经信息服务新产品,即将运行在信息内容保护、软件设计和数据库建设等方面提供尖端技术支持的全新平台上。

   针对“网络时代新的信息服务模式”,新华财经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宇详尽表述了他独到的理解和观点:“近年来,网络经济伴随着技术创新持续向前发展,它和传统经济框架不断激烈碰撞与磨合,在经历了‘概念期’、‘实务期’后,正在迎来第三次发展浪潮,也就是转向对信息资源本身的精品化、专业化和个性化整合,我们姑且把它称为‘实力期’。进入这个时期,不仅网络面临全新的整合和调整,整个信息服务体系和架构也都面临重新定位和整合。”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在中国,谁最有能力引领大潮?显然,不再仅仅是人们已经耳熟能详的国外IT厂商,国内众多正在经营方向和盈利压力之间挣扎的门户网站企业也显然难当此重任。机会属于那些既拥有雄厚的原创信息资源、又具有丰富的市场信息服务经验,同时能够敏锐把握住这次信息服务市场整合机会的前瞻性企业。当今世界正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它的繁荣不再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依赖知识或者有效信息的生产、扩散和使用。信息内容,作为知识经济的“能源”正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就像工业经济时代以石油和煤等作为能源一样,将促使着信息产业迅速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与支柱。对于技术在信息服务中作用,新华财经有关负责人很理性地表示“技术是我们选择合作伙伴的一个方面,同时我们更注重与合作方在服务观念上是否能够达成统一。”

  电子商务下一轮热点在哪?目前看已经很明显:就是争夺信息服务内容和模式的提供。技术将越来越会隐居身后,信息内容主导的时代来了。

关闭本窗口
 
世纪科创电脑系统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