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应从哪里开始?

 
关闭本窗口

徐少春
摘自:经济日报

  互联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电子商务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但是,发展电子商务不像建一个网站那样简单,不能一蹴而就。电子商务的实行涉及到信息基础设施、社会习性、信用关系、物流配送、支付手段等因素,还涉及积极参与商务交易的企业、消费者和政府等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那么,作为发展电子商务的主体,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应从哪里开始?
  从企业基础管理信息化起步
  据统计,美国电子商务营业额已超过5400亿美元,而在中国最多只有8亿元人民币,差距为何如此之大?很显然,美国电子商务有强大的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和科学的数字化管理体系作支撑,经过了企业的EDP、MRPII、ERP、EDI等发展阶段,积累了长期而坚实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
  反问中国企业,我们现在最缺什么?我想,最缺的仍然是内部管理,需要科学的、可以量化的、精确实施的基础管理,在新的互联网时代,就是利用电脑、互联网技术与先进企业管理思想良好结合的数字化管理。 
  一般来说,企业管理可分为三个层次:高层管理————实施战略管理,即对企业业务和资源在整体上的一种把握和控制;中层管理——— 实施业务管理中的具体设计、组织和协调,决定了企业各种业务是否能有效地开展;基层管理———— 实施对业务处理的过程管理。我们通常将分布在基层管理中但又跨越三层管理能够影响企业全局的管理活动和事务称为基础管理,基础管理的好坏决定了企业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也关系到企业的持续发展。
  某企业总经理为了某一项战略决策需要了解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即最新的应收、应付资料,于是,财务部长、销售部长、供应部长为此组织人员忙了一周,数据出来了,然而各部门报出的数据大相径庭。总经理不知他的决策应建立在哪份资料基础上……类似的例子太多了,于是,出现了管理层次“向下错位”的现象,比如CEO、厂长经理被困于基础管理,无暇顾及战略的管理。中国企业3C(CEO、CIO、CFO)管理实际上到不了位,已成为普遍的难题。
  在网上搭建企业信息化脚手架
  就像网络与电脑紧密相连,管理与经营密不可分。一个企业对于其经营业务的管理是一个企业所有管理的核心,它关系着企业的盈亏生存。实施企业基础管理最本质的是对企业的基本业务实施过程管理,具体地说,主要是对企业销售、供应、生产、库存、质量、成本、财务等主要事务活动的过程管理。
  在人工管理系统下,基础数据总是处于分散、孤立、滞后的状态,数据部门私有化现象较为严重,企业很难在同一数据环境下运营。另外,由于数据处理完全靠人的手工作业,处理环节多,使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受到很大影响,凡需跨部门处理的业务,就出现“老牛拉破车(又慢又吃力)”的现象,而实现信息化管理后就大不一样了。例如,当一个企业实行基础管理的信息化后,负责审批应付帐款的业务主管,可以轻松的通过自己的电脑系统清楚地得知与此单应付帐款对应的采购申请单、采购订单、此订单入库情况、入库检验情况、供应商情况、供应商发票等,这样在实施审批处理时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是不言而喻的。结果是使企业的“支付系统”得到有效管理。
  企业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基础,中国电子商务必须首先从企业基础管理信息化开始,在此基础上迈出实施集成的企业资源计划管理,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第三步实施企业之间的供应链(SCM)合作,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CRM),使业务效率和管理效率最大化;最后,真正步入电子商务时代,形成一个更为广大的电子商务社区,最大的增值,不断地创新,协同的商业运作。 
  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势所必然,国外管理软件厂商看准了这一时机向中国企业推广他们的软件系统,但是,某些国外企业管理软件虽然先进,却不一定适合中国企业实际情况,更为现实的问题是它们的价格昂贵,已经有中国企业盲目崇洋,选用不适当的国外管理软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真正受中国企业欢迎的系统是一个经过深入分析中国企业实际需求,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先进技术平台构筑起来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中不仅要采用国际先进管理思想,同时要结合中国国情设计系统功能、管理流程、控制策略、应用界面、单据报表、客户化工具等等(而决不是通常看到的软件产品的简单汉化问题),使系统与需求、系统与应用习惯、系统与企业文化、系统与中国人更近等等。让广大中国企业买得起、用得好、离不开的有效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才能迅速规范和提高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确保企业持续竞争能力。
  21世纪,电子商务将是企业的一种生存方式,面对全球新经济发展汹涌澎湃之势,我国传统产业企业应该突破“电子商务是一个网络概念”的认识误区;企业也只有真正接触到了电子商务时才会发现,电子商务既方便又有效。信息化、电子化正向我们招手,就让电子商务给我们的企业插上新的强有力的翅膀吧!

 

关闭本窗口
 
世纪科创电脑系统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