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国际金融报
电子商务步入正轨,在线商家立刻发觉他们必须面对价格透明这样一个令人不快的问题,但顾客却十分喜欢这点。过去由于分销网络、地区偏好、税率差别等问题,顾客很难对价格进行比较,现在这些障碍在网络上全部消失,人们开始广泛比较价格。只须点击鼠标,从前的静态价格模式就变得过时了,商家不得不寻找出路迎接数字市场带来的巨大变革。 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EricClemons.指出:“在股票和商品市场,人们采用动态价格体系来衡量供给和需求。遍布美国的折扣店,如Syms公司妇女的时装在上架十天后就开始打折,又过了十天,它的价格更低了。”Clemons.教授还指出,浮动价格机制已经在消费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价格来刺激需求提升收益。这种机制表明消费者通常不愿以原有价格购买产品,但在商家打折之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就会改变。 实施浮动价格机制的方式多种多样,同一商品和服务可以提供不同档次,比如如果消费者不愿购买前一天生产的面包,那就削价一半。如果实施得当,浮动价格可以在不损害现有市场的情况下带来额外收益。但Priceline网络公司的经营者却发现即使这家网站因推出竞价购买飞机票而闻名,但当他们打算把这种模式扩大到飞机票之外的商品时就不起作用了。
也许对于那些容易过期的商品浮动价格的确管用,面包店主这么做是值得的,不然它的产品就毫无价值。但用到那些没有品质问题的商品上这招就不灵了。 事实上,早在19世纪法国铁路就找到了解决办法,他们让付高价的顾客享受香槟和典雅的装潢,标准舱的乘客仅仅得到标准化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