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锋 摘自:大经贸 电子商务最具魅力之处就在于它能极大地节省交易费用,通过跨地域、全天候方便快捷的交易方式,降低买家与卖家之间的搜寻成本、谈判成本和交易成本。也正由于此,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时,各种标榜某某商业模式的国际贸易
B2B网站纷纷搭台,真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电子商务玩家谁也不愿失去这块到嘴的肥肉。某某.com贸易网站广告铺天盖地于各类媒体,那咔嗒咔嗒的鼠标声不啻似“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然而,一年多的运作在各贸易网站上从事交易的外贸企业没有得到多少实质性利益,务实的企业家开始思量:B2B易网站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企业的命运?众多企业慢慢感觉到,国际贸易网站
想说信你不容易 在1999年之前,如果有人说B2B电子商务没什么前途的话,别人一定会觉得那人精神有问题;如果有人认为B2B 辉煌难再,一定会遭到嗤之以鼻,甚至有人会拿出许多调查公司的预测来说明B2B行业的前途多么乐观,或者用某某分析家的预言或风险投资入的偏爱米佐证这一结论。然而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国际贸易B2B网站的光芒已经渐渐消退。曾被某外刊渲染得无与伦比的某国际贸易网站,近来偃旗息鼓,异常沉寂,就连某商务网站融资3000万美元,也没见有媒体追问个究竟。
根据2000年7月27日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网站影响力调查报告》,能进入排名(共140个网站)的B2B同站很少,专门从事国际贸易的B2B网站更是凤毛麟角,就连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佳的B2B网站的阿里巴巴(ATibaba.com)也只是第91名。
这多少有些讽刺意味,如果CNNIC的调查报告是可信的,那么至少可以说明国际贸易 B2B网站没有预期的那么乐观。 根据笔者对国际贸易B2B网站代表——阿里巴巴网站进行的跟踪调查得到的数据,从去年8月到10月的两个月的时间里,该网站公布的供求、合作信息总数量从220469条增加到256706条,也就是说,在两个月内,平均每天只增加600条左右的供求信息,在这有限的信息中又能促成多少同上或网下交易呢?
另外,那些知名度略低一些的B2B网站甚至多天都没有更新一条信息,开张半年以上,每个行业之内的商业信息也仅寥寥几条,多个领域甚至是空白,这些网站的发展前景难以令人乐观。
为了获得众多会员这一效果,多数网站采取自由登陆模式让用户随意注册登陆,对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完全不负责任,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谁都可以随意编一个名称注册成为网站会员。随意录入的信息造成大量无效内容甚至欺诈陷阱,给原来就难以监控制约的互联网商务带来更大的隐患。
目前,对大多数国际贸易网站来说缺乏的并不是信息,有人统计,Internet每天增加2000多万条信息,姑且不论这个统计是否准确,但信息的泛滥成灾却是不争的事实。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淹没在如此海量的信息之外很多国际贸易网站一再宣称自己是商业搜索引擎,但在大多数网站上搜索的结果,往往是一大堆无序无稽信息的堆积和罗列。如检索“日用五金”,有的贸易网站罗列出1000多家日用五金的供应商或采购商。如果用户一家一家地去查看信息,那恐怕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若随便地选几家,似乎又觉得这么多潜在客户不去联络未免可惜。真是物极必反,大量没有进行梳理的信息,与没有信息相比,只是略好一点。
纷繁复杂的国际贸易网站真可谓“乱花渐歌迷人眼”,然而当国际贸易网站热衷于运作各式各样的交易平台之时,务实的企业家却怎么也兴奋不起来。企业普遍感觉将产品放到这些平台之上,与通过简单的BBS产品介绍抑或跳蚤市场式的摆摊形式没有什么不同,也没有得到多少实质性的收益。
国际贸易网站到底怎么啦?让我们揭开繁荣表象的内幕 说起B2B网站的经营模式,使人想起一句话“一千个观众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当我们纵观当今众多B2B网站,有一点是共通的,能为企业带来实际利益的网站才是成功的网站。目前,国际贸易网站的表现之所以差强人意,恐怕在网站运作思路上存在着误区。
重信息发布,而不注重介入交易的过程。成功的B2B网站对买卖双方来说,除了能提供丰富而充足的贸易信息,同时更重要的是为交易双方提供进行贸易沟通的结构化平台,并将服务深入到双方交易的全过程。我们的很多国际贸易网站往往只将重点放在信息的发布上,至于信息发布以后买卖权方的交易就留给后者自己去处理了。我们姑且不论信息的随意发布难免鱼龙混杂,找到贸易伙伴的买家或卖家如果不能利用已有的交易平台进行网上交易,而是沿用原有的交易方式进行交易,又怎么体现出电子商务节省交易双方成本与费用的忧势呢?如果网上贸易不能体现方便快捷低成本,B2B出网站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网站会员数量规模大,就一定意味着交易机会的增加吗?营销学认为,稳定供应链上的客户并非越多越好,而是恰恰相反。这与绝大多数国际贸易网站所强调的信息资源丰富、客户数量巨大的优势相抵触。这些国际贸易网站至少迄今为止仍沉醉于他们拥有多少会员以及这种规模的市场份额意味着多大的经济价值这样自欺欺人的渲染中,而且很多网站以简单的链接方式连通港在的交易双方,这种方式的简单易行形成了当前的客户规模。网站目前的功效仅仅在于使潜在的交易双方在这些国际贸易网站平台上相互建立联络。而已经相互建立联系的网站会员,继续使用网站平台的意义则十分微小。寻找客户即市场行为中鉴别客户仅是商务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并且是短时间行为,尤其是跨国贸易业务,往往是大规模——长城——固定的供应链关系。过分注重网站会员规模的扩大对国际贸易网站到底有多大价值很值得质疑。
过于注重信息的数量而忽视信息的质量。会员登陆网站低成本或无成本地发布信息,必定会造成网站信息的失真与欺诈陷阱,况且杂乱无章的虚假信息本身就是对会员权益的侵犯。笔者曾在某些国际贸易网站不止一次地查询到与所要查询的产品类别毫不相关的产品类别。事实上,互联网上缺的不是信息,而是对于信息的梳理,谁能把杂乱的信息从无序变为有序,从零散变为集中,从无助变为有助,谁就能真正实现“Information
is power” 使信息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从经济学角度讲,信息越完全,交易就越经济。由于电子商务的优势就在于通过电子化的信息服务和电子交易两大方面提供尽可能充分的信息,使商家在空间上最方便,在时间上最快捷,在金钱上最经济地获取信息,以方便交易达成。中国人世在即,与“国际接轨”不再是一句口号。据北京互联网发展中j肝日前进行的中国出口企业电子商务趋势的抽样调查,七成出口企业关注对外贸易电子商务,有42.6%的企业已是相关电子商务网站的会员。但鉴于中国国际贸易B2B网站的现状,我们不禁要说,中国的国际贸易网站
要走的路还很长 2000年11月24日,中国首届“2000数字化国际贸易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内数家知名国际贸易B2B网站的CEO们纵论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的未来。尽管各家网站提出各自同站不同的经营方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国际贸易网站将向企业提供越来越专业化、个性化的信息,所提供的服务也更为细化和深入。笔者没有能力勾绘出国际贸易B2B网站的未来图景,这似乎过于残酷,也过于武断。但有一点却是不争的事实,B2B出这种网上商家对商家的贸易方式,中国不可能像美国那样运行,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网上提供买家和卖家的信息设问题,在网上询价、砍价,完成合同也应该不成问题,但在网上交割就很成问题。它涉及信用环境问题。如何有效地避免商业欺诈尤其是网上欺诈问题,不是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可以完成的。企业上你的B2B,安不安全?货品现金交割是否可以从“虚拟”走向“现实”?发生了欺诈行为,企业找谁去?这几个问题不解决,中国的B2B就始终只是完成了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