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中国经济时报
近一年来,全球信息技术产业特别是网络和电子商务企业出现大幅裁员,一些知名网络公司纷纷陷入财政困难,甚至连雅虎这样的世界网络龙头企业去年也向外界透露没有赢利,一些电子商务企业更是惨淡经营。这种种现象,让人对新经济产生怀疑,有人甚至认为新经济特别是电子商务是流行泡沫。还有不少媒体报道说,电子商务目前正处于“寒冬”。而在日前开幕的第五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大会上,来自信息产业部门的官员、专家以及网络和电子商务企业的老总对电子商务市场却依然看好,他们认为电子商务很快会步出寒冬,春天的脚步已不遥远。
电子商务是未来贸易方式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市场不景气是处于调整期的暂时现象 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电子商务步入寒冬的说法不确切,目前电子商务不景气只是调整期的暂时现象,这恰恰说明,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开始趋于理性化,企业投资行为也更理智,人们不要因目前调整的暂时现象而对新经济包括电子商务缺乏信心。
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在日前开幕的第五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大会上指出,以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依托的电子商务是商务活动的一种全新方式,它作为重要的市场交易模式,代表着未来贸易方式的发展方向,其应用和推广将给社会和经济带来巨大的变革和收益。自去年以来,纳斯达克指数剧烈波动,作为新经济宠儿的网络科技股,由此进入调整期。在调整期间,更多企业在经营理念上从注意力经济转向购买力经济,众多的传统企业宣布进军电子商务,这恰恰说明实业网络将开始崛起。正是看到电子商务巨大的市场潜力,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中就明确提出“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金融、财税、贸易等领域的信息化,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在未来5年,我国政府将进一步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为其创造技术、网络、商务和法制环境,制定适合电子商务的基本法规。此次信息产业部与国家计委等部门联合举办电子商务大会,就是要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在这一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以推进电子商务在中国的拓展和应用,为国内企业提供一种全新的管理和营销方式。
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信息产业部电子六所研究员龚炳铮教授也不太赞成电子商务步入低谷或寒冬的说法。他说,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些互联网络和电子商务企业不景气,只是信息产业中的网络经济的一部分企业,大多是点COM公司,并不代表整个新经济包括所有电子商务企业不景气,一些与传产业结合的电子商务企业正处于发展趋势。另外,从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电子商务刚刚起步,并不存在高潮和低谷的轮回,电子商务还没有出现冬天,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春天就要到来。
对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杨卫东也作了分析。他在大会期间发表了近万字的《中国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发展》的报告,报告中指出,电子商务有着巨大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孕含着现实的和潜在的丰厚商业利润。就从全球来看,1996年全球互联网络用户不足0.4亿,到2000年6月已经达到2.6亿以上,并且仍在不断增长,预测今后4年内全球上网人数将增至10亿,平均每个月增加100万户。1994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为12亿美元,1997年达到26亿美元,增长了一倍多,1998年销售额达500亿美元,比1997年增长20倍。联合国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表明,2000年全球电子商务的交易额达到3770亿美元,2010年交易额可达到1万亿美元,未来10年全球1/3的国际贸易将以网络贸易的形式来完成。
杨卫东说,正因为电子商务潜在的巨大经济利益,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电子商务高度重视并着力推动。在拥有世界3/4以上的互联网资源的美国,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与规模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美国政府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甚至可以与200年前工业革命对经济发展的促进相比拟。因此,自1999年开始,美国每年2000亿的政府采购计划通过电子商务进行,这一举措被认为是“将美国电子商务推上了高速列车”。`
而网络和电子商务企业对电子商务前景更是看好。深圳海问信息网络数据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曹晓光表示,他不否认互联网产业正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但在这样一个大浪淘沙的调整时期,也正是互联网企业真正蜕蛹成蝶的时候。目前互联网行业中的动荡和调整是正常的,我们在看到问题症结所在时,也更应看到其无限广阔的前景。有一组数据表明,未来5年,中国信息产业将断续以3倍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增长,信息产业的增加值将占GDP的7%左右,成为从中国第一大产业。另外,全国光缆总长度将目前的120万公里,增加到250万公里,基本上覆盖全国。网络宽带化将支持数据业务更快地增长,2000年全国数据通信投资占电信投资的6.9%,到2005年这个比例将达到25%左右,上网人口达到8000万,这一系列数据让我们对中国电子商务前景充满信心。目前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呈三种趋势:国内网络公司之间的合作与并购;国际与国内网络公司之间的合作与并购;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资源互动等。这些都是有利而又有效的发展方式,但要体现网络产品的优势,实现网络业的核心价值,充分发挥互联网跨时空、跨地区、快捷、互动的交流与沟通,最终实现电子商务,就必须使其经营的信息传播产业化,这将是后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鲜明特征,互联网也正面临着一场革命。
人们对电子商务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电子商务给我们所带来的是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 对什么是电子商务这个命题概念和本质的理解,目前起码有几十种界定和概念论证。而不少业界老总认为,人们对电子商务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和完整,还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
珠穆朗玛电子商务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总裁谭智认为,电子商务已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走出电子商务认识上的误区。关于什么是电子商务,现在还有不少人弄不明白,有相当一部分人包括许多电子商务的从业者都未能真正说得清楚。“网站+卖货”,可能是目前对电子商务最为普遍的认知,这种简单化、概念化的理解,导致了人们对电子商务片面和肤浅的认识。其实,电子商务的核心本质是运用现代计算机通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来进行的一种社会生产经营形态,根本目的是通过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从这个意上来说,电子商务要求的是整个生产经营方式价值链的改变,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变革。而目前电子商务仍停留在企业的对外买卖环节,没有形成一条整合的供应价值链,网上交易市场只是一堆厂商的简单排列。事实上,进入网上交易市场的企业必须获得一定的资格,这个资格就是企业内部要有一套合格的电子化生产管理系统,并且这套系统能与外部信息流无缝对接,从而实现企业生产、采购、销售全过程的整合信息化。此外,网上交易市场要对所有的行业企业开放,最大限度地集合各方资源。
美国康柏公司中国区总裁李金水说,经过去年以来的动荡之后,人们对网络经济的认识可能会更理智。网络经济特别是电子商务从投资到赢利,其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和足够的时间,并且更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而以往人们对网络经济要求太苛刻,期望值太高,总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缺乏客观的认识。网络经济遇到一些波折,就把它一闷棍打死,怀疑它是泡沫经济。今后对电子商务企业的竞争力和现实环境应有一个准确的评估和理性的认识。
国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明分析说,人们曾一度对互联网有错误观念,把网络公司看作是网络经济的主体,实际上网经济的主体是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便利大幅度减低交易成本和向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服务的传统公司,是研制、生产、销售或提供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所需设备、软件及其服务的制造商和服务商。只有传统公司利用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改造价值链,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互联网经济才能有足够的支撑。电子商务的导入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美国在1995年到1999年秘书的数量减少了17%,批发和零售业的采购人员减少了16%,从而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本,实现了传统流通所无法做到的事情。
李明指出,网络经济的真正价值体现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生产模式。2000年整个IT产业在美国证券市场普遍表现差强人意,投资者从对网络企业的疯狂追逐到自去年6月以来热情的逐步降温,使网络企业经营者的心情也随之跌宕起伏。这瞬间的崛起与垂直的坠落,不能仅用“泡沫”一词来解释。一个沙漠中饥渴的人会希望用其全部的积蓄购买一杯水,但当他走到小河边,他就不会为水掏一个子儿了。这是市场经济学中需求与供给的一个最经典的譬喻。由此网络企业的价值在资本市场上也会出现起伏。但互联网革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进步潮流,仍大有潜力。李明希望人们在电子商务调整时期,更要善待电子商务,给电子商务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王雪冰在此次大会论坛上也强调说,新经济发展的步伐,已经让人联想起历史上蒸汽机和电的发明,而因特网的发展速度,甚至远远超过蒸汽机、电以及人类历史上其他重要的发明。从电的发明到电的普及,这中间花费了近100年的时间。收音机诞生38年后,使用人数才到5000万。拥有同样数量的使用者,电视和电脑分别花了13年和16年时间。特别是当因特网对社会大众开放后,仅仅4年时间,联网用户已超过5000万,这不能不让人们因特网及新经济充满了无限的期望。
电子商务正面临“软着陆”,步出“寒冬”已为时不远 如果说2000年是网络经济浮华尽去的一年,在股市的喧嚣和震荡之后,留下的更是耐人寻味的清醒、理智和冷静。在此大会上,业界人士在对电子商务的作用进行重新评估和理解的同时,也对电子商务今后的发展方向及出路问题进行了探讨。
对电子商务目前的运营状况,招商迪辰集团总裁范棣作了分析。他指出,1998年末至2000年年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世界各地大小创业者在风险投资基金的追捧下,争先恐后地创立各种名目的电子商务公司。但起飞容易降落难,相当多的电子商务公司因燃料耗尽,不得不硬着陆,导致“飞机”重创毁灭。绝大数剩余的“飞机”仍悬在空中,试图找到一个可以软着陆的平台。如果说电子商务的出现在起初要解决大规模起飞问题的话,那么目前电子商务与具体的产业结合,最终才可以“软着陆”。
据范棣预测,电子商务将来会朝三个应用方向发展:一是企业内联网,主要解决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问题;二是企业外联网,主要解决企业外部资源的整合问题;三是企业资源的流程管理系统,主要解决企业供应链关系中的全过程管理。
而据珠穆朗玛电子商务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总裁谭智分析,电子商务到今天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三个较为明显的阶段:即电子零售阶段、电子贸易阶段与网上交易市场阶段。网上交易市场是电子商务的第三次浪潮,也正是电子商务所要达到的新生产经营形态的一种雏形。他相信,尽管目前电子商务有着这样那样的困扰,但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一定会迎来新的春天。
深圳海问信息网络数据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曹晓光对网络公司赢利问题进行了探讨。他指出,点COM公司正处于一个重新洗牌的关键时期,赢利的需求迫在眉睫。而作为互联公司本身,单靠广告去赢利的可能性已在明显淡化,备受关注的数据传输业务目前还缺乏盈利的支撑点,难以产生可观的利益。那么如何盈利?获利的切入点在哪?盈利模式的形成最关键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探讨,他本人认为,盈利的关键在于对资源的整合。
关于网络和电子商务的资源整合问题,国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明也发表了看法,今年是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稳步发展的一年,互联网与电子商务领域已经从概念竞争阶段过度到服务竞阶段。电商务企业成功的关键将在于广结同盟,打出品牌、建立全球站点、保持领先、运用先进的管理、履行服务承诺等,以达到客户满意,实现最终的赢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