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面临重大转型

 
关闭本窗口

陈辉
摘自:中国经济导报

  4月5日,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大会在京开幕,会期4天。4月5日到8日,和去年同样的日子,开了一场和去年不太一样的电子商务大会。
  这种不一样,体现在去年的大会正值网络泡沫膨胀时期,参会的众多厂商谈笑风生,胸前的标志赫然都是“.COM”。今年的大会新经济泡沫已然破碎,纳指的下跌跌就了厂商模式的转换,他们说,我们不谈概念,谈的是“解决方案”。那以前名噪一时的B2C、B2B呢?甚至还有后来涌现的C2C、C2B2B2C等等诸如此类的商务模式就都不谈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还需不需要模式?模式又该怎么演化?
  解决方案最热门
  有人说,电子商务作为新经济的重要部分,正在变得越来越旧。
  用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杨卫东的话说,是电子商务正在从注意力经济向购买力经济转变。而用通俗的话说,是互联网公司从一味地烧钱、吸引眼球回到了正途,开始学习旧经济里企业做生意的方法,认真地把盈利当成了目标。为达到这个目标,他们进行了多次调整:并购、裁员、转型。以第一次网络生存而扬名的8848、以集体竞价亮相的拉拉手,都把自己重新定位为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北京亚企在线总经理龚宇说,我们现在不谈B2B、B2C等模式,谈的是BacktoBasic。
  为什么要回到基础?是因为网络经济自己热闹了一回发现,制约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企业信息化水平低,国内有约1500万家企业,2000年中国企业上网的比例不到3%。1.5万家左右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只有1/10的企业“基本上实现了企业信息化”,有l/5的大中型企业甚至只有少量计算机,“除了用于财务或当打字机外就没什么用了”。只有用网络技术重新规划他们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才有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而这么多的企业要上网,又何尝不是网站们找寻了很久终于发现的盈利机会?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回到基础的技术、基础的软件,提供基础的解决方案成了今年电子商务大会的最大热门。
  从B2C、B2B到E-marketplace(电子交易市场)
  网络经济不是虚拟经济,电子商务的本质还是商务,曾经红极一时的网上拍卖、集体竞价、网上购物随着泡沫的破灭已很少有人提起。现在,对于人们耳熟能详的B2C、B2B,取而代之的是ASP(应用服务提供商)、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ERP(企业资源系统),这是不是意味着B2B、B2C不再有生命力?
  什么是电子商务?如果仅仅将用电子的手段来从事商务就认定为电子商务未免过于简单。要达到通过减少中间环节、节约成本来取得收益的目的,电子商务必须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统一和完善。而以往从网上起家的B2C、B2B们,尽管有着网上的技术优势,却也有着网下的先天劣势,有人说以网上拍卖为代表的形式充其量只能称得上是模拟电子商务,而“鼠标”与“水泥”的结合、新经济与旧经济的携手必然是这些模拟电子商务向实际电子商务转变的必经之路。
  在纳斯达克抛弃B2C之后,B2C就遭到了世界的全面冷遇,并在业界掀起了一场向B2B转型的风潮。而B2C真的那么不受欢迎吗?答案在消费者这里是否定的。如网上商店对人们的诱惑力就是显而易见的:足不出户即可轻松购物,还有比网下便宜得多的折扣。尽管有人以“网络时代的人体行为艺术’实戏称某家网站一小时送货的承诺,但它毕竟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快捷购物方式,人们不满意的不是B2C这种模式,只是更多的网站上匾乏的商品和让人感到没谱的服务。而服务是可以改善和提高的。随着B2C的发展,银行、配送公司正在更深的程度上参与进来,B2C网站配送和支付服务正在因为“水泥”的参与而改观。传统的企业如大型零售企业也正在把业务向同上迁移,两股力量在网上的汇合,将带来的是B2C的再次复兴。
  与B2C相比,B2B是现在仍在受到追捧的模式,但基础设施、企业信息化水平乃至人们认识水平的制约等问题仍使它的发展不能尽如人意。随着中国企业逐渐接受这一模式,具备B2B电子商务功能的企业网站正在迅速增加。如海尔已经在其平台上直接进行B2B交易,且2000年网上交易额达到40亿元人民币,乐华也投入巨资建立企业B2B电子商务网站等等。
  与此同时,去年起一种被称为“B2B电子商务新起点”的B2B电子交易市场模式开始纷纷登场亮相,被视为“电子商务的第三次浪潮”,它与以往的B2B交易和以信息发布为主的B2B网站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数量众多的买家和卖家以多对多的模式在这个平台上自由地交易,交易市场本身作为中立的角色,为买卖双方提供匹配的服务。作为一个第三方的交易平台,网上市场聚集的人越多,成交的可能性和交易量也就越大,而平台的搭建者也就越有可能获得包括会员费、交易费、信息发布费甚至广告费等等的收入,原有的互联网企业如8848、美商网的电子交易市场已经有了大量的用户,传统行业如图书、石化、粮油等也正在致力于搭建这样的平台。电子交易市场之争,将是国内电子商务2001年的热点所在。
  B2P:电子商务的终极模式?
  有关电子商务模式的笑话不胜枚举,而这是个真实的荒诞:一位在网站工作的小姑娘兴奋地说,我们现在的模式既不是B2C、B2B,而是 B2P,BussinesstoProfit。为了利润而做生意,本来是最基本的经济法则,却成了最新被发现的真理。
  我们看到,在新经济变旧的同时,旧经济也正在日益变新。本届电子商务大会是一帮传统企业唱主角的大会:建行、招行等国内银行,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国家邮政、深万科等传统企业、国通证券、上海证券、平安保险等金融大鳄;中国网通、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吉通等电信巨头等等。据国外权威调查称,2003年美国仅企业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就得过万亿美元,而整个亚洲,到2005年才可能达到9958亿美元。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杨卫东介绍,“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仅为美国的0.23%”,我国电子商务目前还停留在对安全、保密、认证、法律等是否成熟可靠的讨论阶段,实际应用很少,“总体上处于初级阶段”。
  而初级阶段终将会过去,我们不妨展望一下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首先,随着和我们越来越眼熟的ERP、CRM等新词汇,传统行业的E化,搭建电子商务平台无疑是电子商务当前以及相当一段时间的主色调;其次,随着企业内部信息化的进展,企业与企业实现“点对点”的互联,进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最终实现社区的概念,实现全球化的概念。
  只要我们仍在坚持对互联网的信心,不管纳斯达克怎么波动,我们都将永远追求电子商务盈利的模式。同任何事物一样,电子商务有其阶段性特征。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电子商务以及自身需求的认识由浅入深,另一方面是由于电子商务在技术可能性上的不断发展,这使得电子商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体现出不同的模式特色。
  我们怎样通过网络来赚钱?电子商务怎样实现B2P?这是个永恒的话题。而可以确信的是,模式不管怎么变,都将追随着旧经济所奉行的原则:做生意就得有利润。

关闭本窗口
 
世纪科创电脑系统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