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笑 摘自:中国计算机报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ERP、Web应用尤其是无线Web的兴起,企业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对存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据统计,2000年全球IT总投入中,有近七成投入到了存储相关领域。这种形势下,个人或单一设备已越来越难以承担日趋庞大的企业数据资源备份、校验、保护、恢复等工作,创建基于数据并以企业的存储能力为动力的基础架构已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 对于企业级存储产品,当前应用最广泛的仍然是磁盘阵列、磁带机、磁带库、光盘塔或光盘库等几大类。
但是,网络附属存储(NAS)技术和存储区域网络(SAN)技术等基于网络的存储技术的出现,响应了网络发展的三种重要趋势,即:网络正成为主要的信息处理模式;需要存储的数据大量增加;数据作为取得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产,其重要性在增加。 由于SAN能够将所有客户机、服务器与存储设备、交换机、网络与存储管理工具等多种软、硬件系统构成的共享存储池连接起来,这就提供共享资源访问服务,提高了数据利用率及可靠性。同时,由于备份与恢复等基于存储的任务交由SAN承担,使服务器从繁杂的数据存储处理中解放出来,也相应提高了服务器性能。另外,SAN的集中管理模式也有助于降低企业的数据存储开销。因此,SAN技术近年得到了长足发展,四年前的Comdex计算机大展上,能够见到的SAN产品几近凤毛麟角,而在2000年,SAN则跃居为展会的主角之一。 与此同时,SAN网络的存储速度与性能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实现SAN中服务器间数据传输的技术虽有多种,但多数供应商的SAN解决方案大多采用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技术,这是由于光纤通道技术基于包括IP及光纤通道协议(Fibre Channel Protocol)在内的开放性标准,因而具有较好的互操作性。另外,光纤通道技术还可以提供高带宽、低延迟的数据转输性能。今天,基于光纤通道技术的SAN服务器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已达2Gbps,到2002及2010年,这一速度将可望进一步提高至4.5Gbps及127Gbps。 从1999年开始,EMC、IBM、Compaq、Sun、HP等公司相继推出自己的SAN产品,使SAN成为存储领域的一个新星,整个业界都在围绕SAN大做文章。两年过去了,如今存储产品的重要性有增无减。但是,存储技术有哪些新的进展?存储技术的发展方向有什么新的变化?SAN又走到哪一步了呢?
SAN互操作性仍未解决 要实现数据级共享,主要面临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标准的问题。随着存储重要性的日益增加,用户对存储的互操作性问题的认识正在日益加深。存储的互操作性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存储设备支持不同的服务器系统。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存储供应商的存储设备都能够做到支持主流操作系统,或者是其中的某些版本。目前,多服务器平台的SAN解决方案是一个发展趋势。 互操作性的另一个方面是如何支持多厂商的存储系统,这是Open
SAN解决方案的核心问题之一。Open SAN的目标是支持任何应用程序、操作系统、文件系统、服务器平台、存储系统、磁带库以及客户所要求的互连设备,解决棘手的设备兼容问题,使网络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率。在这个方面,采用开放式的标准是大势所趋。据权威调查机构IT
Centrix的存储网络调查表明:不到30%的用户会选择专有存储解决方案来满足企业需求。因此,企业迫切需要Open SAN。2000年7月,Compaq与IBM共同在Open
SAN方面投资10亿美元,开发各自存储软硬件产品的相互支持功能并销售对方的主要存储产品,以共同促进客户采用开放式存储区域网络解决方案。 SAN和NAS争执不断
在SAN迅猛发展的同时,另外一种技术——NAS也在快速崛起。独立出来的存储应该是SAN还是NAS呢? NAS是基于LAN的,按照TCP/IP协议进行通信,面向消息传递,以文件的I/O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相比之下,SAN上数据传输的方式是块传输方式。它们本质的区别是:SAN是真正面向大规模数据传输的;而NAS实际上更适合短消息的传递。但是,NAS有一个SAN无法比拟的优势,即在LAN环境下,NAS已经完全可以实现异构平台之间的数据级共享,比如NT、UNIX等平台的共享。但是,有专家认为,在现在10M和100M的带宽条件下,只有其中的30%左右可以用做存储,所以NAS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性能,这就需要等待太比特级以太网络的出现。 目前,有服务器制造商以可以建立与服务器无缝环境为由,以1Gbps专用光纤通道为卖点,极力推崇SAN。而另一方面,不少存储器厂商则大力推销NAS,因为LAN用户更愿意用NAS。还有人认为,NAS是网络存储方案的“初级阶段”或是“过渡阶段”,将来,SAN将取代NAS。但不管推祟哪种技术,业界一致把SAN和NAS当作是两种虽不矛盾但各自独立的技术。
前不久,EMC公司在全球同步推出NAS新品——Celerra/SE、 Clariion IP4700和Celerra with highroad software。后者是一个软件产品,可以兼容SAN和NAS,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EMC认为,二者之间各有所长,就一般企业的运算环境而言,往往两种应用都需要。EMC的目的是把NAS和SAN结合起来,让企业买一种产品就能享用两种技术,充分满足企业存储信息的需求。EMC此举意义不小,在某种程度上使围绕SAN和NAS的争议告一段落,带动了存储技术的发展。
小知识 什么是SAN技术 SAN是一种将磁盘阵列或磁带与相关服务器连接起来的高速专用子网。 SAN结构允许服务器连接任何存储阵列或磁带,这样不管数据放置在哪里,服务器都可直接存取所需的数据。由于采用了光纤接口,SAN具有更高的带宽。 SAN提供了一种与现有LAN连接的简易方法,并且通过同一物理通道支持广泛使用的SCSI和IP协议。SAN不受现今主流的、基于SCSI存储结构的布局限制。特别重要的是,随着存储容量的爆炸性增长,SAN允许企业独立地增加它们的存储容量。
SAN方案也使得管理及集中控制的实现简化,特别是对于全部存储设备都集群在一起的时候。而且,光纤接口提供了10公里的连接长度,这使得实现物理上分离的、不在机房的存储变得容易。
什么是 NAS技术 NAS通常在一个LAN上占有自己的节点。在这种配置中,一台服务器处理网络上的所有数据,将负载从应用或企业服务器上卸载下来。NAS
基本上是一种Ethernet和SCSI技术的即插即用存储技术。 NAS设备包括存储器件(例如磁盘阵列、CD或DVD驱动器、磁带驱动器或可移动的存储介质)和集成在一起的简易服务器,可用于实现涉及文件存取及管理的所有功能。
NAS设备一般支持多计算机平台,用户通过网络支持协议可调用相同的文档,因而,设备无需改造即可用于混合Unix/Windows NT局域网。而且,NAS设备的物理位置灵活,通过物理链路与网络连接。 NAS设备无需应用服务器的干预,允许用户在网络上存取数据,这样既可减小CPU的开销,也能显著改善性能。
推荐本文给好友 我要投稿>> 进入信息化BBS论坛
|